心思上遇到一些问题,求助于心思咨询师,没想到对方只会大灌心灵鸡汤,或许极力推荐心思教导课程,还有的连星象、塔罗牌占卜这种惊掉人下巴的办法都用上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遇上了大忽悠。而这种景象并不罕见。
据媒体报道,在一些心思咨询渠道和安排,咨询师动辄收费几千元,水平却良莠不齐。不少人是在训练安排用几个月时刻刷课时“速成”的,连心思学的基本概念都没搞清楚,如江湖游医,底子不具备供给咨询服务的才能。并且深究起来,就算经过正规训练,他们最多也是拿到安排发放的“训练合格证”,间隔真实能从业还相去甚远。
2017年,人社部取消了心思咨询师工作资格认证考试,原意是要把相关考试交由工作安排或协会担任,进步工作资格设置办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但是正如一位资深心思学专家所说,本应由商场跟进的水平点评和工作规范没有及时跟上,客观上导致了工作的准入门槛更低。从事心思咨询无需再考资格证,工作训练走过场,只需肯花钱“买”个训练合格证,就能把自己包装成咨询师。
这其间,不乏想经过心思咨询赚大钱、赚快钱的人,为利益,哪管自己懂不懂心思咨询。
趁火打劫的多了,受损伤的咨询者就少不了。心思遇上问题的人,本就处在“剪不断、理还乱”的苍茫与困惑中,亟须“明白人”指点迷津,以消除不活跃的心情、减去压力甚至进行品格的完善与重塑。而一旦遇到庸医,十分简单导致二次损伤,让“心思伤风”引起严峻的“并发症”。由此,净化心思咨询服务商场,出台一致的工作规范和服务规范,对训练安排进行严厉的资质审查与后期监督,将准入门槛提升到科学所要求的规范上来,就显得火烧眉毛。
与此同时,供给心思咨询服务的渠道也应成为“把关人”,特别是当时盛行的线上渠道,要采纳对应办法将那些打着“导师”旗帜实则水平低质的人挡在门外。心思遇上问题的人经过渠道来求助时,自身就表现出了一种信赖。渠道有职责将求助者引上一条洒满阳光的路途,而不是让求助者堕入更深的泥泞。(津云新闻修改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