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课堂

pagetype

发布时间: 2025-02-22 00:12:27 | 作者: 情感课堂|

  春风夏雨润心田,赤色基因代代传。射阳县临海镇立异打造“三个讲堂”体会式党课系统,将传统理论教育与实境教育、沉溺体会有机结合,在田间地头播撒崇奉种子,于赤色专线寻找初心印记,以情形剧本激活赤色基因,推进主题教育效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开展实效。

  春耕时节,临海镇将学习的阵地延伸至田间地头,打造独具匠心的“种子讲堂”。在临海镇东兴社区唐为俊的百亩蔬菜大棚里,青少年们走出教室,接近泥土,以“田间讲堂”的新方式,播撒“赤色种子”。

  种田能手唐为俊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怎样来辨认各类种子,了解农作物的成长周期与栽培技巧。孩子们将承载着革新诗词的“赤色种子”埋入膏壤,同步播撒的还有新时代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劳作最荣耀,实践出真知。”经过亲自参加,学生们将深化体会到劳作的价值和含义,学会爱惜别人的勤劳支付,培育自己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这种“耕耘体会+赤色传承”的教育方式,让青少年们在躬身稼穑中读懂“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深化内在。

  寻找赤色脚印,传承革新精神。临海镇精心开发赤色教育“巴士讲堂”,发掘了15处赤色地标,敞开了一段段牵动人心的赤色寻访之路。在五垛庄新四军三师师部原址倾听“铁军东进”的铿锵足音,于中五社区兵工厂遗址接触“土法造枪”的创业才智,站在宋公堤与华成堤交汇处感悟“民心工程”的前史回响。

  在巴士讲堂里,车内,专业解说员声情并茂地叙述着革新前辈们的勇敢业绩,一段段前史故事在车厢内回旋;车外,那些承载着厚重前史的原址逐个映入眼帘。车内解说与车外景象完美交融,让广大党员似乎穿越时空,感同身受般地感触到了那段汹涌澎湃的革新年月。

  为了让青年党员更深化地参加到赤色教育中,临海镇斗胆立异,推出沉溺式赤色教育情境剧本,凭借当下盛行的“剧本杀”交际方式,打造“情形讲堂”。在《盐阜大众报》原址内,青年党员们正经过“剧本杀”方式穿越时空:有人化身战地记者编撰“号外”,有人扮演地下党员破译“密电”,还有人挑起后勤队长的扁担体会支前艰苦。

  临海镇依托辖区内赤色遗址开发的《战地夫妻 烈火芳华》《阿英在华城》《黄海前哨》等原创剧本,让理论学习变成“人物代入式”的实境推演。他们不再是被迫的“听课者”,而是成为了前史的“参加者”“讲课者”,在人物扮演中深化理解革新前辈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这种沉溺式教育已培育出20余名90后赤色宣讲员,极大地激发了青年党员的学习爱好和参加热心,让赤色基因在互动体会中得到更好的传承。

  “‘三个讲堂’将赤色资源转化为鲜活教材,让不同年龄段的党员大众都能找到情感共识。”临海镇党委组织委员刘佳佳介绍,该镇正着手开发“精品赤色地图”,让更多党员大众们能感同身受体会“四史”教育新场景,为传承赤色基因注入新生机。(张同祥 金雅雯)

返回列表
+ 微信号:wzh4738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