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法所称的侵犯权利的行为是指违反著作权法规定的义务,侵害他人依著作权法享有的人身权或财产权的行为。那么,侵犯著作权的行为该如何认定呢?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又有哪些呢?本文将详细为您介绍。
在一般情况下,构成侵害著作权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而应承担侵权责任的行为,应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违法性。著作权法规定具有某种特定资格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享有著作权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也就规定了一切他人相对的不得加以妨害的义务。违反这些义务,就违反了法律。在某些情况下,法律没有规定他人相对的义务,也就不发生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
2、有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损害是指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损害。损害是违法行为的客观后果。如果某一行为正在计划当中,尚未造成损害事实,就不构成侵权行为。
3、和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实施某一行为是造成损害事实这一结果的原因。
4、实施行为的人有过错,或虽无过错,但仍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也就是说,行为人在实施某一行为时明知行为的损害后果,或者应当预见到而没有预见到,或已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
5、除了法律另有规定外,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
以上就是有关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如何认定,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有哪些的介绍了,希望可以对您起到一定的帮助。只要符合了一定的条件,哪怕是无意中的一个行为,都可能会侵犯到他人的著作权,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掌握著作权侵权相关的规定还是很有必要的。如若有这方面的需要,建议咨询专业的著作权律师。
网络转载是一种重要的作品使用形式,是作者的一项重要的权利。我国相关解释规定: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传播的作品,除著作权人声明或者上载该作品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受著作权人的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网站予以转载、摘编并按有关法律法规支付报酬、标注明确出处的,不构成侵权。如果您遇到著作权问题,可以拔打免费著作权法律咨询电话:(同微信),专业著作权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关于著作权的诉讼时效,法律规定为两年,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犯权利的行为之日起计算。但权利人超过两年起诉的,如果侵犯权利的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在该著作权保护期内,人民法院也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犯权利的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两年计算。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在知识产权规划,网络著作权纠纷方面有独到研究。
法邦著作权律师为您提供侵权著作权罪、作权侵权诉讼、侵犯著作权案例、网站版权侵权、著作财产权侵权及著作人身权侵权等著作权侵权问题,提供侵权救济途径。